校属各单位:
根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纵向课题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2025年咸宁思想库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咸市社科文〔2025〕1号的要求,科技处于2025年4月上旬组织开展思想库课题申报工作,共收到课题申报书71份,经过专家评审,按照得分拟上报32项,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11--4月13日。
联系人:李琳
联系电话:0715-8217052
序号 |
项目名称 |
姓 名 |
1 |
基于“三链融合”的咸宁文旅康养产业升级路径研究——打造全国康养产业示范基地的差异化实践 |
邓 芳 |
2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咸安“智造”中心建设实践 |
金 燕 |
3 |
数智化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咸宁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赵 辛 |
4 |
支点建设背景下咸宁高职院校服务养老护理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
易 逸 |
5 |
科技赋能嘉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1 |
葛光明 |
6 |
文旅融合背景下咸宁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研究 |
吴小辉 |
7 |
心理支持赋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
罗 晶 |
8 |
“5+4”现代化产业体系视角下咸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2 |
龚斌安 |
9 |
咸宁市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与推广策略研究 |
王 芳 |
10 |
以文旅融合为背景,加强咸宁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 |
张 敏 |
11 |
AI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产业、职业、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咸宁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
彭旭飞 |
12 |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
李 青 |
13 |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咸宁高职院校“家校社”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
韦 怡 |
14 |
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家校社”认知干预的实证探索 |
张梦玲 |
15 |
“三产融合”视角下咸宁楠竹产业链消费潜力挖掘研究 |
陈大桥 |
16 |
打造AI驱动的职业教育“金课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新范式 |
陈金锋 |
17 |
绿道驱动与赛事赋能下的咸宁文体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咸马”为例 |
吴 昊 |
18 |
农村寄递物流网点提档升级对县域经济辐射效应的实证研究 |
钦 方 |
19 |
科技赋能嘉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无人农机与智慧农业为例 |
李晓微 |
20 |
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研究 |
常卫峰 |
21 |
产教融合视角下咸宁“温泉+园林景观”文旅康养基地营建模式与技能人才协同培育体系研究 |
周艳丽 |
22 |
文旅融合视域下咸宁文创产品市场开发路径探索 |
曾媛媛 |
23 |
嘉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数字化应用与产业链整合视角 |
施 念 |
24 |
加快咸宁“美谷”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1 |
成宝娟 |
25 |
“5+4”产业升级背景下智能建造技术人才赋能咸宁高技能队伍建设的机制研究 |
陈 凯 |
26 |
数字赋能与文化创新驱动下的景区提质增效研究——以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为例 |
王素琴 |
27 |
数字文化浪潮下咸宁城乡居民线上文化需求满足度研究 |
严 菡 |
28 |
智慧农业技术对嘉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
田 遇 |
29 |
智慧一体化平台赋能咸宁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之路径探析 |
高冬冬 |
30 |
咸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和举措 |
徐芬芬 |
31 |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咸宁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高 鹏 |
32 |
新时代背景下咸宁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调查 |
刘 可 |
科 技 处
2025年4月11日